keywords:少儿文化艺术考级中心 少儿文化艺术考级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 > 教育快讯

一、少儿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和重要性

1. 少儿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

1912,蔡元培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这一方针体现了蔡元培关于“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顺应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美感教育即美育。蔡元培认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美术教育带给少儿丰富的内心感受,使其通过对审美对象的体验,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审美能力。审美也可以简单概括为发现美、感受美、创作美。这在少儿健康成长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2. 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活动其实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人脑获得的信息有80%源于视觉,而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观察,观察是少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一些学生的观察能力薄弱,因而缺乏求知欲。少儿美术教育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材质的工具,充分调动少儿对绘画的兴趣,让少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对已知事物进行有创意的思考和研究,通过联想对未知事物或已知事物作出新的发明创造,从而培养少儿的创造能力。对于这些学生而言,美术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其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其对知识的渴望,并能够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少儿美术教育是对少儿认知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论校内还是校外的少儿美术教育,都要培养少儿的美术基础能力。让少儿有更敏锐的观察能力、更强的表现能力、更好的审美能力,都可以归入美术基础能力的培养。


二、一体化有利于解决校内外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时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开始阶段,让少儿熟练掌握相应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技能是我国少儿美术教育初始阶段的教学理念。但校内少儿美术教育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直接表现为部分学校重语文、数学、英语,轻美术教育,部分教师重专业技能、轻创造力。我国美术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美育”成为学校教育中提及较多的词汇。但是,目前校内少儿美术教育中仍存在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一些教师没有踏实地进行课程改革。当然,出现这一问题并不完全是教师的责任,部分教师也希望教好课,但是缺乏儿童心理学、美术教学原理等理论知识和由实践得出的知识体系。“不成体系”是现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在校外少儿美术教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部分教研人员只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而忽视教师的专业修养,也缺少对教师美术知识的全面要求,这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表现出绘画的天赋,也就不重视让孩子接受培养创造力的美术教育。另外,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的惯性思维是希望孩子有良好的成绩,而忽视孩子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间接造成了部分人对少儿美术教育的误解,以致少儿美术教育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地位。

校内少儿美术教育针对所有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校园内设备齐全,有地区内统一的美术教材,有多媒体、投影仪以及各种各样的美术教学用具,主要以培养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为目标。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是个别家长要求孩子单独接受的辅导性的美术教育,其有目的地培养少儿系统的美术能力,更注重教学的表现性,即少儿作品成果的展现。通过在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学习,少儿往往可以拥有独立的创作能力。但不是每名少儿都会参加校外美术教育,因此,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具有局限性。

校内少儿美术教育是对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的部分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让少儿通过临摹或创意绘画掌握绘画技巧,通过专业的技巧训练提高少儿的创作能力,教学内容比较确定、系统。

由于文化科目教学压力较大,部分学校不重视美术教育工作,会出现占课行为。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中一般不会出现占课现象。

综上可知,校内外少儿美术教育的侧重点不同,校内少儿美术教育针对全体学生,按年级的不同而系统地开展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名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更注重表现性,且只针对部分少儿。因此,将校内外少儿美术教育一体化,有利于解决两者各自存在的问题。


三、少儿美术教育校内外一体化的必要性

少儿美术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儿在不同年龄段的美术学习特性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心理的发展。少儿的成长与所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每名学生都有独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

校内少儿美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少儿美术素养的提高,也会促进其文化素质、思维品质、生理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观念意识、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的校内少儿美术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美术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素质较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难以达到新课改的目标要求。要改变这些情况,相关人员应当综合利用周围资源,依靠一些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助力,减少地区间的教育壁垒,使区域内少儿美术教育能够形成统一性,所以少儿美术教育校内外一体化是有必要的。


四、少儿美术教育校内外一体化的实施要求

1. 教育目标一体化

教师作为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面对学生时要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但由于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往往有较大的市场和利润,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之间竞争较为激烈,一些机构过于在意商业利益,一味地关注教学成果的呈现,未培养学生系统的知识、多方面的美术兴趣。少儿美术教育校内外一体化应该使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把教学关注点放在课程的系统性、全面性上,不能只重视画面效果的呈现和绘画技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少儿美术教育的基础功能,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培养少儿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在对待日常教学方面,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不应只将少儿的画面表现力作为评价一节课教学效果的标准,而应注重在教学中对少儿学习过程的积极引导和对少儿认知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的培养。

2. 教师资源一体化

校内美术教师是通过层层选拔而被招录的专业人才,其特点是皆为科班出身,且持有教师资格证。这些教师在上岗前经过了系统的教学教育培训,且经常聆听美术专业领域的讲座,实时更新美术教育理念。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从业门槛相对较低,一些机构的工作者能力参差不齐。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校外少儿美术教育从业者是符合任职要求的、持教师资格证的人员。教师资源一体化要求提高美术教师从业门槛,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应高度重视美术学科,支持美术教师的工作,不可让美术课成为其他学科的“替补”课程。校方应积极为美术教师提供工作便利,包括尊重美术教育工作、提供所需教育资源。家长也应改变应试教育下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目最重要的观念,顺应素质教育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重视美术教育的作用,从而降低美术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3. 建设校内外一体化的美术活动基地

学校应加大对美术教育实践教学的投资和美术教学用品的投入,建设校外美术活动实践基地,建构少儿美术教育校内外一体化的平台[3]。如,学校可以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或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写生基地,让学生可以走进自然、感受自然,获得实践的机会。对于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来说,其也获得了广泛的生源,可谓双赢。

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户外写生课,让学生接受观察美、感受美、表现美、评价美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校外美术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4]。

4. 建立区域校内外少儿美术教育联盟

区域校内外少儿美术教育联盟指在一定区域内,由校内美术教育工作者和校外少儿美术机构或其他机构建立起来的有共同战略目标的美术教育联合体。在特定的区域校内外少儿美术教育联盟中,各单位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制度,并通过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组织各单位教师进行交流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自的美术教育水平。如:校内美术教师可以和少年宫美术教师相互交流,分享授课经验、优质课程,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可以与区域内的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公园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观优秀作品、历史文物,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物体,获得更加鲜明的形象。


少儿美术教育校内外一体化可以使校内外少儿美术教育模式共同发展、完善,共同为少年儿童的美术素养发展、思维判断能力提高以及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校内外少儿美术教育看似存在矛盾,其实是和谐共存的。不论校内还是校外的少儿美术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围绕美术教学的目标,使学生素质在不同的课堂中得到提升。


keywords:少儿文化艺术考级中心 少儿文化艺术考级中心